4月16日至17日,湖南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在岳陽市調研時強調,嚴格落實河長制、湖長制,構建生態保護責任落實的長效機制;堅決完成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任務,抓好問題整改“回頭看”,確保整改質量和實效。(4月18日華聲在線)
洞庭湖,是我省“一湖三山四水”生態屏障的核心。如何守好“長江之腎”,護好“魚米之鄉”,一直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的問題。多年來,我省相繼組織開展了“洞庭風雷”、“百日護鳥”等專項行動,實施了退田還湖、關停沿湖污染企業等一系列生態建設工程,今年還制定了洞庭湖水環境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多措并舉,讓洞庭湖水環境質量惡化趨勢得到了有效遏制。
成績有目共睹,但是應看到,由于入湖水量減少,周邊企業、人口密集,工業廢水、生活污水處理壓力大等諸多影響,洞庭湖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仍面臨著嚴峻的保護壓力。凡此種種,都需要我們以高度的責任心,構建環保機制,抓好問題整改,確保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
貫徹落實好河長制,是護好一方碧水的重要前提。把河流管好、治好,是各級領導干部義不容辭的職責,容不得一絲打折扣、走過場。嚴格落實河長制、湖長制,需要我們細化防治責任,精準鎖定責任主體,讓每一條河流都有一個負責任的“河長”,用制度設計為環保行動護航,推動“河長制”邁向“河長治”,確保舉措“真落地”、責任“真落實”,才能確保實現河湖永暢長清。
抓好問題整改“回頭看”,環境保護才能見實效。當前,洞庭湖區違法采砂問題整治、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歐美黑楊清理等整改已取得重大進展。但是,對環保督察問題仍須緊盯問題,壓實責任,進行“回頭看”。唯如此,才能保持持續的壓力,解決具體問題,真正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形成環保長效機,才能及時高效解決問題,讓黨和國家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今年兩會參加重慶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提醒長江經濟帶建設避免走入“‘建設性’的大破壞”的困局。省長許達哲在岳陽調研時也強調,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要求,保護好長江、保護好洞庭湖。從中央到地方,都表明了黨和國家積極轉變發展方式,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力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和魄力。
改善生態,就是改善民生。各級干部必須高度認識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堅持和貫徹新發展理念,樹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績觀,真正俯下身子,參與到污染防治攻堅戰中來,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生態環境更美好,讓綠水青山成為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的“標配”。
(文/胡輝)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