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岳麓峰會上,“人工智能”成了炙手可熱的話題。在4月3日上午舉行的人工智能專場活動上,多名學術界、產業界、教育界的專家學者,向人們描繪出人工智能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后走進尋常百姓生活的美妙前景。
前些年,“阿爾法狗”橫掃世界棋壇的“壯舉”,讓人們領略到了人工智能的魅力。不過,談及人工智能,大多數人總覺得它曲高和寡,與自己柴米油鹽的日常生活交集較少。其實,人工智能正以人們當下無法預知的速度,快速融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放眼全球,當前,世界各國在智能制造領域激烈角逐,爭奪制造業發展主動權。在新一輪技術革命浪潮前,我國政府早已布局智能制造領域,積極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相加、相融。在《中國制造2025》行動計劃中,“智能制造”被定位為中國制造的主攻方向。
同樣,人工智能被列為湖南優先發展的產業之一。目前,湖南已擁有9家國家智能制造示范企業、21個國家智能制造專項。長沙市提出要打造國家智能制造中心,推動長沙制造業率先向高端、智能、綠色轉型升級;去年6月,中車株機研制的全球首列“無軌列車”,曾引來各方的矚目。可以預見,致力創新發展的湖南,必將成為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入融合發展的沃土。
本次專場活動上,“人類染色體影像處理人機大戰”讓人們看到了人工智能引入醫療領域后產生的效率變革;長沙智能駕駛研究有限公司的戰略構想,讓外界知曉長沙在智能駕駛領域的實力;而湖南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劉耿透露,該協會在年底將推出AI教育產品,人工智能將成為老師教學的好助手……不論是“人工智能+醫療”還是“人工智能+代步工具”,抑或是“人工智能+教育”,我們都能從中洞察出“人工智能+實體經濟”無遠弗屆的發展前景。
無人駕駛汽車、智能穿戴設備、智能醫療分析系統……這些以往只在影視作品中看到的科幻創意,正在一步步成為人們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產品。相信隨著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不斷融合,人們的生活需求將不斷被滿足,生活方式也將不斷向著更美好的方向改變。
(文/彭藝)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